河北任丘市長豐鎮袁莊大學生村官耿春華利用自己所學的計算機知識,開發創建了“互聯網+袁莊”平臺,除了為村民提供網上便民服務外,還新增了扶貧板塊,借助“互聯網+”新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成為帶動鎮域經濟發展、促進精準扶貧的綜合性電商平臺。
百姓的疾苦他看在眼里
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的耿春華,2014年10月,成為任丘市長豐鎮一名大學生村官。2016年6月,他擔任任丘市長豐鎮袁莊村黨支部副書記。
談到創辦“互聯網+袁莊”平臺,幫助村民解決賣梨難的話題,他先講了一個故事。2016年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天,村里的人都裹得嚴嚴實實的,耿春華同樣也是裹得跟粽子似的去上班。途中經過集市時,突然有人叫他的名字,回頭一看是袁莊村的老黨員袁文貴。“小耿吃梨吧!”袁文貴說著就用凍得通紅的手遞給他一個梨,只見大爺的臉也凍得紫紅,身后是一輛小平板車,拉著一車梨。耿春華說:“謝啦大爺,不吃了,今天梨賣得怎么樣???”大爺低著頭吞吞吐吐地說:“哎,放在家里也是沒人管,我年紀大了,能賣多少就賣多少吧!”此時的耿春華,既感動又心疼。
袁莊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梨樹種植500畝,產品主要靠自產自銷,賣梨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吹酱迕褓u梨難的一幕幕,耿春華有了通過網絡銷售來扶危解困的想法。
“互聯網+”開創扶貧新平臺
耿春華說,創辦網站除了想解決村民賣梨難的問題外,還想記錄農村新變化,引導黨員群眾支持參與村莊建設。于是,他找到了以前的同學,結合自身所學計算機專業,共同開發,歷時3個月做好了“互聯網+袁莊”平臺。剛開始,平臺設置有黨務、村務、美麗鄉村建設、便民服務四大版塊。一經上線,得到了黨員群眾的歡迎,紛紛網上留言點贊。
在網站創辦過程中,耿春華還通過查閱資料、走訪調查,掌握了長豐鎮農副產品的一手信息。與網絡公司溝通后,網站的結構框架又增加了扶貧板塊。扶貧板塊以鎮域內特色種植產業為基礎,借助“互聯網+”新模式,拓寬銷售渠道,成為帶動鎮域經濟發展,促進精準扶貧的綜合性電商平臺。
自2017年4月平臺試運營至今,他與長豐鎮多家種植戶簽訂協議,通過電話銷售、網絡商城、自主采摘三種模式,成功為農戶銷售果梨1000余公斤、桃類2000余公斤,實現營業創收3萬余元。
此外,耿春華利用工作之余開辦網絡培訓班,對有創業意向的優秀青年進行培訓,教授電子商務知識,幫助他們通過網絡平臺致富。
自掏腰包續建公益網站
干事創業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整個平臺建設的最大難題就是資金問題,起初,這個想法得到了鎮里兩位愛心人士的資助,每人出資3000元。后來,隨著平臺建設不斷推進,投入也越來越大,項目資金鏈面臨斷裂。
放棄還是堅持到底?經過幾天的考慮,耿春華與家人不斷溝通,最終選擇了堅持,自己拿錢建網站,在耗資2.3萬元后,成功建成,并且是純公益性質的。
有一次,他們在做宣傳展牌時,幾位70多歲的老人找到村委會,問出資的兩萬多元錢是哪來的,將來賺的錢去哪兒??吹竭@些老人發問,他首先想到的是這些老人代表著一個群體,他們對這些網絡不太理解,對他有些不信任。于是,村黨支部書記一起幫他解釋,出資的費用是由耿春華一個人拿的,沒花村里一分錢,并且將來賺的錢都是發給村里的貧困戶,任何人都不會花其中的一分錢。這些話也得到了老支書的印證,幾位老人聽后十分滿意,對耿春華說:“不錯,小伙子,你真是干了件好事,我們信任你!”有了群眾的理解,耿春華干得更起勁了。
無論多難也擋不住前進的步伐
搞網上銷售,經常有意想不到的難題。有一次,客戶購買了一些新鮮桃子,在派送過程中,由于正在修路,送去的桃子很多都壞掉了,結果客戶拒絕付錢,并與派送人員發生了爭執。耿春華了解情況后,親自將新摘的桃子送到客戶家中并道歉。得知他們做的是公益事業,客戶也十分理解,把錢給了耿春華。通過這件事,他召集所有商戶進行集中培訓:“在確保質量的同時,更要注意服務,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名聲越來越好?!?/p>
“無論多少難題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看到大伙把產品賣出去,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闭劶捌脚_的未來發展,耿春華信心滿滿。
耿春華說,他們現在銷售種類還過于單一,銷售區域局限于任丘市。不過,他已經與快遞業溝通,通過協商,最終選擇送貨速度快的順豐與覆蓋面廣的郵政,準備與其簽訂協議。同時,長豐鎮產品也要逐步擴展到本市其他鄉鎮,產品種類由農副產品擴展到服裝、摩托車配件等多個領域。
下一步,他們計劃聯合柳村,依托“互聯網+袁莊”平臺打造“千畝梨園”項目,此項目是集梨花節、采摘園、農家樂、垂釣于一體的休閑農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