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關辦公室撰寫材料到每天走村串戶,從繁華熱鬧的市區到寧靜落后的山村,從一個村外人變成一個村里人,這一切角色的轉變,成了這位駐村女第一書記的最美注腳,這位巾幗不讓須眉的爽朗妹子,就是農科局派駐六戶鎮和勝村的第一書記胡爽。
逐夢田間地頭 聽敘鄉音鄉情
駐村后,她走訪群眾,座談黨員。認真查找貧困原因,逐步因戶實施精準扶貧政策。 經過長期走訪,胡爽與村里107戶貧困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現在村里的群眾成了她的“親戚”,每逢路過村民的家門口,總會有村民熱情招呼她進去做客。手里拿著本子,問人口、問土地、問收入、問困難,一個多月,胡爽收集了一百多條意見建議,摸清了村“兩委”班子狀況、村集體經濟狀況、村民收入狀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問題……
心系貧困疾苦 黨旗遍插村屯
梁振玲,患腦梗死并發腦垂體瘤進行入院治療,行走只靠一支干木棍子,胡爽便到醫療器械用品超市為梁大娘選購了一款穩定性強的四腳白鋼拐杖。李新,父親去世,母親失聯,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因家中經濟困難,至今未上學。胡爽當即為孩子聯系學校為其報名,等秋季開學之后,便送孩子去上學。又利用回縣開會的機會,為孩子購買了新衣服、新涼鞋、新玩具。現在孩子親切的管她叫“胡媽媽”。
“我們的第一書記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勤快,有空就走村串戶了解情況,平易近人,一點官架子也沒有……”說起胡爽,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坤忍不住夸贊起來。
扶貧扶心扶志 智慧擁抱明天
9月4日,在胡爽的陪同下,已經輟學近一年的16歲花季少女陳爽來到興安盟職業技術學院辦理了入學手續。在她2個月大的時候,母親毅然離家出走,從此她與父親相依為命。14歲時,父親又因車禍意外去世,家庭的突然變故,她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問題少女”。胡爽了解到這個情況,采用情感控輟、心理疏導讓她逐步消除抵觸心理,并自費購買字帖、圖書等,讓她堅持練字并每天寫讀后感,慢慢陳爽接受了復讀的建議。胡爽用熱心、真心、誠心“扶”起了孩子的今天,可又何嘗不是“扶”起了孩子的明天!
這就是胡爽,在生活中,她是一個平凡的妻子,一位平凡的母親,在工作中,以一顆滿含熱忱的心堅定著自己的追求。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用自己的才能書寫著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