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莒縣堅定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始終堅持把組織振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保障,主動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之路。
莒縣招賢鎮玫瑰產業園鮮切花盛開。范曉 攝
完善抓鄉促村機制,夯實組織基礎
莒縣大力實施基層黨建“責任落實年”活動,突出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制定“整鎮推進、整縣提升”作戰圖,不斷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抓好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這個重點。聚焦村黨組織“頭雁隊伍”建設、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提升等重點任務,實施支部書記“頭雁引領”行動,深入開展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一肩挑”、農村后備干部“千千萬”計劃,積極探索農村支部書記職業化管理路徑,通過考選、回請、返聘等途徑拓寬選任渠道,落實農村支部書記縣級聯審、備案管理,制定“選育管用”24條措施。緊扣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這個目標,抓住莒縣被確定為全省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機遇,在農村推行“黨員巷長制”,組織黨員包巷聯戶,設立“黨員巷長”8882名;完善“網格吹哨、街區響應、部門報到”機制,對報到黨組織和黨員實行賬戶積分管理,推動115個駐區單位黨組織、6294名在職黨員“雙報到”常態化。
抓住集體經濟增收這個關鍵。深化拓展“萊西會議”經驗,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新路子,整合資產、資源、資金,讓黨組織“上產業鏈”“進合作社”“入種養基地”,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造血”功能。東莞鎮在全鎮53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基礎上,在鎮級層面由黨委創新領辦聯合社,推動產業聯合、資金聯動、經營聯抓、資源聯管,實現53個村抱團發展。2020年聯合社共收益960萬元,村集體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
健全選育管用鏈條,鍛造干部隊伍
莒縣立足新階段、新使命,重視發揮干部隊伍在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中的作用,扎實做好干部選育管用工作。
發揮組織部門職能優勢,建立市縣鄉村和四級包保責任體系。深化“雙包一聯”“第一書記”工作,組織“萬名干部下基層”,推動黨員干部扎根基層抓黨建促發展,比如,招賢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到任后,三赴云南“取經”,助推玫瑰鮮切花產業提檔升級,如今招賢鎮玫瑰種植面積達6000畝,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商標。實施吃勁崗位蹲苗計劃,結合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考察、“三重一線”專項考察,重點聚焦新入職干部、中層干部、副科級以上干部等3類群體,每年度動態儲備200人左右優秀年輕干部,組織41名鄉科級干部到浙江慈溪市掛職鍛煉,將新考錄的326名急需緊缺人才全部放到經濟部門、鄉鎮街道一線,推薦34名年輕干部進入鄉村振興服務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隊、駐村工作隊,120余名年輕干部投身到拆遷安置、項目推進、信訪維穩等重點領域,推動150余名年輕干部輪崗交流,努力鍛造一支數量充足、質量優良、推動鄉村振興的優秀年輕干部隊伍。
構建人才“蓄水池”,打造人才高地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支撐,莒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集聚一批勇于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
探索推行“鄉村振興合伙人”計劃。堅持政府搭臺、人才唱戲,分類搭建切合鄉村實際、滿足創業意愿的振興平臺,縣級層面建立“毋忘在莒”發展大會長效機制,每年分專題舉辦一次高層次人才莒縣行或對接研討活動,邀請莒縣籍在外人才回家看發展、議發展、助發展,支持各方面人才通過投資、技術、入股、招商等參與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已回引農村優秀人才588名,到村任職81名,鎮村創業507名,縣鄉共發布合伙共建項目120余個,達成合作78個,鄉村振興合伙人累計投入資金26.88億元。
重視創新平臺建設,招引推動鄉村振興的高層次人才。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注重發揮人才在創新中的關鍵作用,發揮科技副縣長、科技副鎮長等人才資源,不斷以院地合作等方式為廣大農民、農業企業、種植大戶們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