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中央組織部印發通知, 要求各級組織部門在“七一”前夕,對獲得黨內功勛榮譽表彰的黨員、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干部和烈士遺屬、因公殉職黨員干部家屬進行走訪慰問。連日來,各地黨組織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走訪慰問活動結合起來,下基層、進家門,轉達黨中央的關懷,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貴州福泉
走訪有方向 慰問不跑偏
本報福泉訊 (通訊員 吳濱)在建黨百年之際,貴州福泉市各級黨組織扎實開展“七一”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凝聚民心、促進黨內和諧、拉近干群距離。
該市堅持“應統盡統、應統必統”原則,組織16個黨(工)委,全方位、拉網式排查,多形式了解走訪慰問人員的家庭、工作生活狀態等情況,充分研判,選準慰問對象,制定慰問計劃。同步建立本地獲得黨內功勛榮譽表彰的黨員、老黨員等15類信息臺賬,做好訪前功課。
為確保慰問到位,市政府領導和市委常委以上率下、及時走訪,真正把關心關愛送到困難黨員手中。列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倒排工期,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通過走訪慰問、集中慰問、活動慰問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將慰問工作細化實化、壓緊壓實。
按照“以誠相待、走實入心”原則,各級黨組織將走訪慰問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宣傳中國共產黨奮斗百年的光輝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鑄就的偉大精神。同時,對于慰問對象反饋的訴求,建立困難臺賬,按照不拖延、不推諉原則,對慰問過程中收集到的問題及時解決。
重慶市萬州區
全覆蓋走訪慰問
本報重慶訊 (通訊員 茍威)近日,重慶市萬州區扎實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走訪慰問,及時送上黨的關懷和溫暖,激勵黨員干部砥礪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
各村(社區)嚴格把好首要關口,通過小組提名、檔案核查、民主評議、支部研究、及時公示,確定慰問對象名單;各鎮鄉街道組織專班對名單進行復核,采取“一看二聽三問”方式,實地查看生產生活現狀,詢問街坊鄰居、村(社區)干部,確保慰問對象無遺漏;區委組織部對名單進行嚴格審核,并征求民政、社保等部門意見,確保不重復、不漏人。
通過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該區創新慰問形式。在城市,結合“樓棟工作日”,984余名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參與“雙報到”時,主動認領困難群眾幫扶、務工人員就業、空巢老人關愛等問題清單,幫助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農村,結合村(社區)換屆走訪、鄉村振興駐鄉駐村工作隊日常走訪、幫扶責任人結對幫扶回訪等,幫助群眾做好夏耘農活,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該區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與走訪慰問活動結合起來,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各級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典型事跡,編輯《燈盞》《我的名字叫共產黨員》叢書,通過走訪慰問發放叢書5000余冊。
廣西全州
情系老黨員 送學進家門
本報全州訊 (通訊員 潘攀)近日,廣西全州縣開展“情系老黨員 送學進家門”走訪慰問活動,引導廣大黨員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全州縣建立由縣領導擔任一級送學員、基層黨(工)委書記擔任二級送學員、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三級送學員的送學服務形式,組建21支基層黨(工)委“送學小分隊”,為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的老黨員開展“送學上門”服務。推出以“政治上關心、生活上幫助、身心上愛護、情感上關懷”和黨史學習包為主要內容的“4+1”送學套餐,為每位老黨員送上一個黨史學習包、朗讀一次《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佩戴一枚黨徽、征集一條建議、收聽一首紅歌,幫助老黨員進一步學習了解黨的歷史和偉大成就。“七一”前夕,累計為老黨員黨史學習書籍300余冊、政策宣傳單1200余份,面對面宣講“微黨課”2400余人次。
新疆鞏留
暖心慰問進氈房
本報鞏留訊 (通訊員 劉錦棟)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新疆鞏留縣采取縣級領導分片區定向慰問、百名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分組慰問、千名黨員干部深入包聯村慰問相結合方式,全覆蓋慰問生活困難黨員,幫助生活困難黨員排憂解難。
該縣動員鄉鎮黨委組建“紅色馬隊”,由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帶上裝有慰問金的紅信封、印有與牧民生產生活相關政策的宣傳單、承載黨員光榮的黨章和黨徽、手機下載的紅色微電影,走進偏遠牧區送給牧民老黨員。通過一起互戴黨徽、一起重溫入黨誓詞、一起誦讀黨章、一起交談發展變化、一起觀看紅色電影、一起學習惠民政策、一起為黨獻首歌等“十個一起”活動,把為黨慶生的歡歌笑語、祝福之音、關愛福祉、團結奮進等紅色元素,送達偏遠牧區“最后一公里”的氈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