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前,在衡水市棗強縣芍藥村,大學生村官袁世成一大早就鉆進了村西的蔬菜大棚里。
“現在氣溫低,秧子容易出現打頂。蒙棚時間長了,加上濕度大,黃瓜會發黃。現在要經常補充光照,通風換氣。”談起棚菜管理,袁世成有板有眼。摘除黃葉、整理株型,他也很嫻熟。
今年30歲的袁世成,家在石家莊,四年前大學畢業到芍藥村當了一名村官。
大棚無公害蔬菜是芍藥村的主要富民項目,種植戶每年從中都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袁世成說,新春到了,我的愿望就是為村里干更多實實在在的事兒,擔當起棚菜管理“領頭羊”的重任。
在村民戴英杰的大棚里,袁世成發現了點問題:部分秧苗上有茶黃螨,并且已經蔓延了近三分之一的溫室。他緊急聯系技術員萬德友噴藥救治。人手不夠,袁世成脫衣助陣,大棚里溫度高,不一會兒就一頭大汗。
正忙著,手機響了。村民劉立生大棚里有幾株秧苗發現了薊馬。“薊馬蔓延非常快,必須趕緊治!”袁世成顧不得一頭汗水,披上外套就跑出了大棚……
村民們說:“俺們有不了解的政策法律,就向他咨詢;俺們想多了解一些農業技術信息,他就多處收集;俺們大多數不會上網,他就教大伙兒上網。袁世成已是俺們離不開的好幫手。”袁世成還和村里年輕黨員一塊兒參加了青海玉樹、云南彝良的抗震救災。
從一名青澀大學生到如今村民們心中的“主心骨”,袁世成把他鄉當故鄉,憑著自己的熱情、執著和勤奮,融入了這個623口人的小村子。
芍藥村的村干部說,春節提前幾天給袁世成放了假,但他還是和往年一樣,放棄了陪家人的機會,一直在村里忙活。走家串戶宣傳防火防盜安全,幫老人提水,清掃村委會大院……春節前幾天,袁世成比平時更加忙碌,一直到除夕前夜,他才趕回石家莊和親人團聚。
袁世成說,跟前幾年一樣,初二他就趕回芍藥村,因為村里的大棚讓他牽掛。
“其實農村真的需要我們這樣的大學生村官,關鍵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真正為村里干點實實在在的事兒”,袁世成說,“我堅信大學生在農村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