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笑非 特約記者 林朱輝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昌江黎族自治縣的木棉花如火綻放,而山海黎鄉的各項建設工作也在火熱推進中。新的一年,昌江定下了新的發展目標。
在興產業方面,昌江將在激發活力、量質共進上下功夫,圍繞十二大產業構筑產業高地,打造高質量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在優環境方面,昌江將在筑牢優勢的同時,提升城市品位,實現生態環境、營商環境、城鄉環境、社會環境的同步優化。
在惠民生方面,昌江提出最大限度滿足需求、健全保障,圍繞創建全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示范縣的目標,辦好民生實事。
興產業,鉚勁使力
去年,昌江提出“五地兩縣”的發展戰略,在旅游、農業、文化和海洋漁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今年昌江進一步細化了發展任務,尤其是在發展循環經濟及海洋漁業方面有了更為清晰的目標。
今年,昌江著手高標準規劃建設昌化江入海口片區、礦山公園、鐵城風情小鎮等景區,同時推動寶瑞森林公園、核電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黎鄉花海”花卉公園等景區全面升級,建設一批具有昌江特點的旅游目的地。
此外,沿昌化江旅游公路也將在今年動工建設,加之旅游龍頭企業的引進、民宿產業的發展,今年昌江旅游市場將迸發出新活力。
發展壯大海洋經濟,也是昌江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省兩會期間,昌江提交了《關于支持海尾一級漁港升級改造并列入中心漁港規劃建設的建議》和《關于加快推進昌化一級漁港建設的建議》。改造升級四大漁港,扶持改造新造大中型深海捕撈漁船,加快發展深海養殖、遠洋捕撈及儲運等海洋服務業,是今年昌江加快建設現代海洋漁業綜合基地的關鍵性工作。
今年,昌江將實施傳統文化振興計劃,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力度,全面盤活黎族文化、考古文化、雨林文化、濕地文化、海洋文化、木棉文化、玉石文化、峻靈王文化等資源。并在此基礎上大力培養“非遺”傳承人,加快開發推廣昌江玉、黎錦黎陶等文創產品。
優環境,竭盡全力
今年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政策落實年,各項工作要聚焦落實。在昌江縣委書記黃金城看來,今年也是昌江實現轉型發展的關鍵年,因此優“環境”亦十分關鍵。
去年以來,昌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今年,昌江將繼續實施好優化營商環境的“金17條”等政策,同時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并在循環經濟工業園區探索推進“極簡審批”改革,以實現項目投資審批管理服務的“一網通辦”和“最多跑一次”。
為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昌江今年將投入2000萬元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培育扶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并開通涉企司法服務“綠色通道”,著力讓昌江成為投資興業的沃土。
吸引企業前來投資,也要吸引人才落戶,還要吸引游客前來休閑度假,綠色優美的生態環境和文明宜居的城鄉環境都十分重要。通過落實“水十條”“氣十條”“土十條”,建立健全河(湖)長制、灣長制工作機制,昌江正舉全縣之力推進“雙創雙修”工作,進一步提升全縣森林覆蓋率。
今年初,昌江成功打掉了以黃鴻發為首的黑惡勢力團伙,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重大成果。下一步,昌江將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全力打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群眾最深惡痛絕的黑惡勢力違法犯罪行為;打擊群眾反映最強烈的“菜霸”“砂霸”“運霸”及“黑村官”“黑鄉霸”等勢力,構筑起“打防管控”一體化長效機制,建設安全宜居的“山海黎鄉大花園”。
惠民生,傾心盡力
今年,同樣是脫貧攻堅決戰年,昌江尚有1704名貧困人口需要脫貧“摘帽”,扶貧工作不能松勁。昌江將瞄準增收這個重點,在完善產業扶貧模式、加快發展旅游扶貧產業的基礎上,實施“自強行動計劃”,加快建設扶貧基地、扶貧車間,不斷增加就業扶貧崗位。今年春節假期開張的叉河鎮排岸村木棉花民宿,就是發展旅游產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的典型。
促就業,不僅惠及貧困戶。接下來,昌江將多措并舉促進就業創業、探索打造創業孵化基地、大力開展“春風行動”“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確保今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此外,今年,昌江還將啟動建設國際醫療康養產業園及其他社會辦醫項目,培養中醫藥人才、傳承黎族醫學,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曾經,昌江的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較為突出。目前,昌江正在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用心辦好木棉學校等重點學校,并啟動學校布局調整工作,采取撤銷、合并、劃轉等形式,整合一批“弱、小、散”學校,全方位提高昌江教育質量。
此外,昌江還將全力織密織牢城鄉社會保障網,通過實行“雙特救助”政策、啟動“健康關愛行動”等方式,幫助大病患者解決實際困難。通過推行“公建民營”改革,昌江將把全縣的敬老院整合打造成為綜合型智慧養老機構,讓更多的孤寡老人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勾勒發展新藍圖,昌江正在向著打造“山海黎鄉大花園”的方向努力沖刺。
(本報石碌2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