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52萬余黨員干部,通過電視、網絡、手機等媒體集中觀看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學習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向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致敬,感慨中國脫貧攻堅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感恩近年來生活的巨大變化,反響強烈,催人奮進。
在大苗山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融水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明表示:“2020年,融水苗族自治縣順利脫貧摘帽,11.64萬苗山貧困人口實現高質量脫貧。偉大勝利的取得,離不開廣大基層黨員干部‘功成不必在我’的堅定決心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他們奮戰一線艱辛付出、一心為民踏實做事,他們帶領廣大群眾攻堅克難、披荊斬棘,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凝結著黨員和群眾的心血與汗水,積累的成果經驗彌足珍貴。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抓牢抓實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組織力、引領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團結向心力,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鍛煉善抓農村工作的干部隊伍,打造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繼續擔重任、當尖兵?!?/p>
在鄉村振興最前線貢獻青春力量
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楊寧(女,苗族)說:“能夠來到莊嚴的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是全縣52萬余名黨員干部群眾勠力同心、艱苦戰貧的成果,是全村老少辛勤勞動、奮發圖強的成果。擺脫貧困是村里的熱淚盈眶的歷史性跨越,更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站在頒獎臺接過沉甸甸的獎牌,對我來說這是最高榮譽,是更大的使命和擔當,更是不遺余力繼續奮斗的“接力棒”!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扎根農村一線發揚‘三?!瘢^續在鄉村振興最前線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繼續帶領村民用勤勞的雙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把農村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廣西柳州市委組織部派駐融水苗族自治縣大浪鎮大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城(男,侗族)說:“能夠親身參與到扶貧開發這項偉大的事業中,成為脫貧攻堅戰的一名戰士,見證困擾中國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是我的驕傲。能夠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參加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是我的榮幸。這凝聚了很多人的付出和汗水,非常不容易。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動員有志年輕人回到農村服務家鄉,更加團結在黨的周圍,把農村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更好傳承和發揚優秀少數民族文化,愛護和保持好農村生態環境,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p>
壯大苗山鄉村旅游產業推進鄉村振興
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江竹村第一書記,西北工業大學學生處業務主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方原說:“能夠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我感到非常自豪,作為脫貧一線的干部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倍感振奮。我們決不能辜負群眾期盼,要時刻心系群眾,解決群眾所想所需。近年來,江竹村因地制宜規劃‘旅游興村、產業富民’發展思路,構建江竹村旅游產業+‘四種兩養’種養殖產業+就業扶貧車間產業布局,積極助推茶葉包裝、靈芝附加品研發,村年農產品銷售200萬元,帶動貧困戶增收30萬元;利用村級集體經濟項目50萬元建設江竹村農產品初加工中心,村級集體經濟較2017年增長20倍,全村貧困發生率從42.6%降至0%,貧困人口年人均收入超過6000元。”
獎牌沉甸甸 凝心聚力奮發圖強
中共大年鄉委員會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中共大年鄉委員會書記莫先偉說:“當我代表中共大年鄉委員會領取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獎牌時,感到特別的沉甸甸。大年鄉是一個苗族侗族聚集的邊遠山區鄉鎮?!濉陂g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87戶7113人、貧困村7個。2016年以來,中共大年鄉委員會立足苗族和侗族經濟社會特點和區域資源優勢,堅持‘以黨建引領促開放,以項目建設促發展,以優勢資源促增收’,堅持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狠抓干部作風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產業,2020年底實現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清零、貧困村全部摘帽出列。這次國家級的榮譽,將激勵大年鄉廣大黨員干部凝心聚力,繼續發奮圖強。站在新起點,我們將繼續帶領大年鄉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十四五’規劃開好頭,起好步?!?/p>
發揮文化與生態資源優勢 鄉村振興中打造出脫貧攻堅“升級版”
融水苗族自治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該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衛軍說:“融水苗族自治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獲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作為集體中的一員,我由衷的感到自豪。近年來,融水苗族自治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始終堅持開展旅游扶貧助推脫貧攻堅,積極探索旅游扶貧模式,2020年成功創建少數民族地區以旅游扶貧富民為特色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脫貧攻堅積極貢獻。站在新起點,我們按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充分發揮文化與生態資源優勢,把鄉村建設和改變鄉村面貌擺在重要位置,致力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強資源整合、政策集成,依托鄉村特色優勢產業,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精品民宿帶,大健康產業帶,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打造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推進文化和旅游業與農業、大健康的融合發展,力爭在‘十四五’的鄉村振興中打造出脫貧攻堅的‘升級版’,發揮更大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