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辦同志嗎?我們這邊又收集到幾條基層群眾種養殖難題……”
正值年關,四川廣安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又籌劃了一次集中赴基層活動,從全市人才庫里抽調了農業、水產、中藥材種植方面的專家秦茂見、游明志、王慶等,趕赴村里送“科技紅包”,解科技難題,促產業發展。
一大早,廣安下了大霧,整個城市像籠罩在白紗帳中。專家一行已經遠離市區行走于鄉村田間,“沒得關系,早上霧越大,一會兒天越晴!”
產業進村,農戶像城里人一樣上班
果不其然,霧漸漸散開,陽光給數九寒天灑下絲絲暖意。行駛到岳池縣顧縣鎮馬家村,清冽濕潤的空氣里,似乎飄著微微甘苦的味道。田埂下,幾位村民正揮舞鋤頭翻土。
記者上前攀談,72歲的曾順權老人說,自己以前種莊稼,現在種中藥材,工錢50元一天,一年還有2000多元的土地租金。他笑著一指:“家不遠,就幾分鐘。8點上班,晚上6點下班,中午回去休息,也像城里上班的人一樣了!”
村民有“班”上,是因為村里引進了企業。馬家村過去是個窮山溝,走路到鎮上都得一個多小時,現在卻成了“金窩窩”。岳池縣正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馬家村的氣候土壤適合種中藥材,縣工業園里的幾家企業干脆前伸產業鏈,把生產基地放在了這里。
規模化種植中藥材,在馬家村屬于從無到有,土地、資金等解決后,種植、育種等技術問題成了關鍵。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市人社局時常組織專家到村里“把脈問診”。專家一行來到村委會院壩時,紅色塑料凳圍成半圓,熱騰騰的茶水已經備好,幾位企業負責人翹首以待,一場中藥材種植技術院壩交流會又開始了……
柑橘大縣沖出應季熱門水果
吃過午飯,專家一行又馬不停蹄趕往武勝縣鳴鐘鄉龍廟村。進村時,“首屆李子采摘文化節”的條幅頗為醒目。從新舊程度上看,有些日子了。
“橫幅都沒舍得摘!去年6月辦的采摘節,那時還以為15元一斤定價高了呢,結果根本沒剩下。”村干部們對當時的盛況意猶未盡。市委組織部為該定點聯系扶貧村派干部、請專家、找產業,給村里帶來了巨大變化。
以前,這是一個典型的空殼村:沒產業、沒集體收入,四成村民在外務工,有的過年都不愿回來。發展產業,得有人牽頭做。鄉上發動大家挖掘在外的能人鄉友,市縣鄉領導干部多次上門拜訪,把在云南昆明已開了幾十家水果超市的彭兵請了回來。
第一個吃螃蟹,免不了走彎路。所幸,有專業人才力量的支持,幾次都挺了過來。
人請回來了,發展什么?武勝縣是有名的柑橘大縣,但村里沒有盲目上馬,而是先請專家前來把脈:龍廟村土地肥力薄,整形成本高,不適合種柑橘,李子是個不錯的選擇。種哪個品種?市人才辦專門派專家現場支招,青脆李、蜂糖李、茵紅李等李子品種口感好、銷量好。
一千畝李子樹栽下去了,長勢很好,眼看著樹枝躥得很快,但就是不結果。專家又來了,點出門道:剪不好枝開不好花、壓不好枝結不好果。請專門的人來剪枝要兩三百元一天,村里就幫忙聯系農業局專家現場免費教。
隨著李子產業日臻壯大,村里通了路和自來水,貧困戶入了股,村里人氣也越來越旺?!盎貋砭筒蛔吡?。”彭兵還新承包了100畝魚塘,水質很好,但魚就是不長。正好今天游明志來給他支招:“養魚講究比例,一草養三鰱,你放上100條草魚,100條花鰱,300條白鰱,試試看?!?/p>
彭兵聽得很認真:“要得要得,咱們留個電話……”
養殖戶的“守護神”
從李子園出來,專家一行來到了古家寨淡水魚養殖專業合作社,村民古海鵬2014年返鄉承包了這個魚塘?!艾F在政策好,簽了20年?!闭驹隰~塘邊,古海鵬跟記者說,魚賣到重慶,銷路也不愁,最緊要的就是解決養殖技術。
2016年春天,魚塘差點遭遇滅頂之災。“就看見魚苗都浮出頭,繞著魚塘打圈圈,這么下去一周就會缺氧死掉?!濒~的疫病傳染快,救治不及時,一池子的魚會全軍覆沒。
常規上報請專家是來不及了,分秒必爭。駐村農技員立即登錄科技扶貧在線平臺,利用網絡機制迅速聯系到水產專家,開展應急工作,最快組織現場指導、救治。原來是魚長了螨蟲。下了藥,過了兩天,魚都落了下去,一切恢復正常。
這天,市里專家又來給他魚塘的水質問題支招?!氨仨毜靡揽靠萍嫉牧α?,現在,市里專家巡回下基層,縣里建了專家庫,駐村農技員實行首問負責,村里對他們也有考核權。”市委組織部來掛職鄉黨委副書記的文道才介紹說,人才支持機制,讓村里的種植養殖戶有了“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