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不錯,這季又會是個好收成!”廣西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樂平村的千畝玉米制種基地,藍常達撥開沾滿晨露的葉片,指尖輕捻花穗。兩年前,馬山縣的種業扶持政策讓在廣東一家農業企業就職的藍常達看到了希望。他毅然返鄉,流轉土地搞起玉米制種。目前,基地每天用工80多人,帶動周邊千余戶增收。由于成效突出,作為返鄉創業青年的他,去年9月被納入村級后備力量。
近年來,南寧市直面鄉村振興的人才短板,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培養機制,著力打造“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村級后備力量。目前,全市儲備后備力量達1.51萬人,其中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逾3200人。
該市堅持“因村擇人、人崗相適”,推動縣、鄉、村三級聯動精準識才。200多名縣級黨政班子成員帶隊分片包聯鄉鎮,示范帶動鄉鎮(街道)班子成員牽頭組建工作組,深入包聯村,與黨員干部群眾促膝長談,全面掌握村情民意。逐村逐人分析研判,形成村干部進退留轉清晰規劃和人才需求圖。市縣兩級同步建立農村黨建基礎信息庫,對現任村黨組織書記及后備力量的年齡、學歷、政治面貌等關鍵信息動態管理、精準“畫像”。探索制定村干部任職20條負面清單,嚴格執行“凡進必審”和“分級聯審”。鄉鎮黨委負責后備力量初步人選資格審查,縣級黨委則統籌15個部門對建議人選開展聯合審查。
將村級后備力量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每年制定農村黨員大培訓方案,精心打造“理論武裝+專業訓練+幫帶指導+實戰礪煉”培育體系。2024年以來,已開展相關專題培訓班近600期,培訓超3萬人次,持續為村級后備力量“充電蓄能”。全市安排一批經驗豐富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站所負責人、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等擔任導師,與后備力量結對幫帶。同時,設立黨員先鋒崗、為民服務崗等實踐平臺,讓后備力量在參與具體村務、服務群眾中熟悉工作、提前進入角色、增長才干。
花卉青秀區長塘鎮天堂村“兩委”班子成員李興善于去年10月,從村級后備力量進入村“兩委”班子,并在“揭榜掛帥”項目中積極推動農科院蔬菜華南研究中心項目順利落地,成長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中堅力量。他的轉變始于幫帶導師天堂村黨總支書記李元玲。“元玲書記就像師傅帶徒弟一樣,手把手教方法、面對面傳經驗。”李興善說。
與此同時,南寧積極推進村級后備力量人才庫規范化建設,嚴格落實“一人一檔”動態管理,全程跟蹤記錄成長軌跡,對不適合者及時優化調整。2024年,全市共有201名優秀儲備村級后備力量進入村“兩委”班子。結合農村公共服務資源投放試點,扶持后備力量和黨員創辦領辦農業經營主體、集體經濟項目490多個,讓人才干事創業有資源、有動力、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