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是我到社區任職的第三個年頭了,回首過往,這三年滿滿的收獲,非常有成就感。”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加力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顧兵原來是一名市級機關工作人員,三年前,他積極響應組織號召,經過層層選拔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駐村干部。三年來,他還歷經換屆成功當選為社區書記、主任,在他的率領下,社區“兩委”班子戮力同心、擔當作為,社區多了許多“看得見”的變化,社區群眾更加認可他,支持他的工作,他自信地說道:“如今,全職駐村可難不倒我”。下面便是他的駐村寶典。
匯聚集體力量 助力家鄉發展
“2020年年初,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在外能人都回來了。我利用這個時機,對他們一一拜訪,聽他們對家鄉建設的建議意見。”鄉賢們看到了這樣一位積極為群眾做事的書記,都表示愿意為家鄉貢獻一份力量。2020年國慶節期間,在修建社區四好農路港加線時,突然發現原先埋在道路底下的自來水管需要遷移重鋪,但這筆費用并不在項目預算當中,在外鄉賢聽說這事后主動幫忙,及時為村里解決了“燃眉之急”。目前,已累計募集在外能人捐款近30萬元,用于修建村級道路、推進亮化工程、幫助困難群眾等等。
“除此之外,我還挖掘出一部分返鄉年輕人來當志愿者,鼓勵他們為社區多做貢獻。對于表現好的,我就推薦他們加入社區的管理工作中。”在顧兵的帶動下,不少年輕人自愿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并積極報名參加鎮上的后備干部招錄考試,通過實踐錘煉與定向培育,一批服務能力強、帶富能力強、團結能力強的后備干部隊伍正在茁壯成長。
盤活閑置資產 促進集體增收
“集體資產是發展集體經濟、提升村營收入的關鍵。”駐村不久,顧兵第一時間就摸清了“家底”,先后盤活了面粉廠和廢舊學校兩處被閑置多年的集體資產,僅租金這一塊,就給社區每年增加了近10萬元的收益。除此之外,他帶領分組干部積極作為,累計流轉出2000多畝土地給種田大戶,大力發展規模農業,通過保姆式的服務,每年能增加近15萬元的村營收入。
持續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是顧兵每天上班思考的頭等大事,在他的積極爭取下,加力社區又成功申報了中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的成功實施為社區每年增加村營收入40余萬元,為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整治人居環境 點亮美麗鄉村
“我們加力社區有一條老街,街上有很多商戶和企業,長期的粗放式管理導致私搭亂建現象較為突出,嚴重影響了社區環境。要整治人居環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我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對街邊商戶發出動員及整改通知書,最終拆除私搭亂建160多起。”顧兵深刻認識到好的環境對改善民生、拉動投資、推動發展的推動作用,他帶領“兩委”一班人一家一戶做工作,推動老街店面招牌統一、外墻面出新等等,讓老街面貌煥然一新。
河道整治也是人居環境的一大難點,去年開始,在駿通河道的同時,他還把一河兩岸的亂堆亂放、墾坡種植納入專項整治,使得村內河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河道兩岸的農戶都已經簽訂了承諾書,成為了家門口河道的“守門員”,開始了“自己的河道自己管護的新模式”。
顧兵說:“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就是要保持一心為民的情懷,把農村當家鄉,把群眾當親人,帶著責任、滿含真情地干好本職工作,讓群眾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如今,班子強了,產業壯了,環境好了,老百姓笑了。 (如皋市委組織部 劉和祥、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