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剖”一朵香菇,近期,湖北省隨州市委組織部在廣水市郝店鎮關店村蹲點調研了3天。
“靠著一朵小小的香菇,去年關店村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破百萬元!”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而兩年前,關店村還是一個累計負債40余萬元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小香菇”撐起“共富傘”,創造產值近2000萬元,帶動115戶菇農年均增收超10萬元。在這里,調研組發現了“關店奇跡”背后的密碼。
關店村香菇大棚俯瞰。(隨州市委組織部供圖)
認準一個產業
村黨支部領頭干
富不富看支部、強不強看“頂梁”。在兩年前的一次黨員大會上,關店村黨支部書記李緒強有點坐不?。骸艾F在政策這么好,如果不抓住機遇發展產業,我這個村書記當著也無味?!痹瓉?,他參加省市培訓、外出考察學習后,深刻地認識到關店村與先進村的差距。幾番動員,村班子統一思想:一定要為關店村找到一條出路。
關店村地處山區,絕佳的自然環境讓菇朵生長時表面“開花”,紋如刀刻,是菇中珍品。在長達40余年的香菇種植實踐中,菇農積累了大量的實用技術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然而調研組了解到,在2022年以前,關店村香菇種植存在“弱、小、散”的問題,農民很辛苦,但掙不到多少錢,村集體賬本上也沒啥收入。村“兩委”把原因分析透徹后達成共識——由村黨支部領辦、黨員帶頭,大力推進“集中制棒、分戶種菇”和“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模式,擴大香菇種植規模,推動香菇種植向規?;藴驶?、工廠化、智能化發展。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頭雁”帶頭干。李緒強帶動村里5名黨員、群眾共同出資100萬元當作啟動資金。后來在兩年多時間里,關店村獲得金融助農資金、鄉村振興產業銜接資金、移民資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共計500萬元,建設標準化廠房800平方米、制棒車間1500平方米,購入設備30余臺(套),具備日產3萬棒的能力,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升了種植效率,菇農輕松從“千袋菇”邁進“萬袋菇”行列。
2024年,關店村集中制棒105萬棒,均被村民搶購一空,帶動菇戶由原來的20余戶增長到115戶。“因為太搶手,去年我把自己認購的4000棒讓給了一戶村民,自己只種了6000棒?!崩罹w強樂呵呵地說道。
“現在有錢掙,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023年,脫貧戶王茂家帶著家人種植香菇3000棒,純收入4.3萬元。2024年,他家種了1萬棒,純收入10余萬元,飯碗端得更牢了。
香菇大棚內景。(隨州市委組織部供圖)
成立一家公司
技術能人來把關
解決了“干什么”的問題,怎么才能“干得好”呢?“這就是我們要成立公司的原因?!崩罹w強向調研組介紹,2022年9月,關店村在黨員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掛牌成立由村集體控股的經濟組織——廣水市順勝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他本人按照法定程序擔任了董事長?!澳康木褪莿撔陆洜I管理機制,保障村集體和村民的利益?!?/p>
在李緒強的帶動下,村“兩委”干部、黨員和技術骨干不計個人報酬,參與公司運營。公司實行統一土地流轉、統一建棚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采購制袋、統一財務管理的“五個統一”經營模式,為村民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香菇種植社會化服務,推動香菇產業朝著標準化、集約化方向邁進。
關店村依托順勝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流轉村內拋荒地、閑置地126畝,建設具有點菌隔離、抗自然災害、調節溫度濕度的現代化養菌外棚,以每平方米5元的價格租給菇農使用。為更廣泛地撬動民間資金投入香菇種植,調動菇農深度參與產業鏈積極性,養菌內棚及養菌架由菇農自行出資搭建。目前,關店村已搭建香菇大棚1.63萬平方米,種植規模在2024年突破“百萬棒”。
香菇種植不僅是個體力活,更是一個技術活,從原材料采購、制棒配方、消毒養菌等,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為了讓更多村民掌握香菇種植技術,村黨支部邀請種植能手曹猛擔任公司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全面負責技術把關。
曹猛40歲出頭,2017年返鄉當起了“菇三代”,有豐富的香菇種植經驗,他種植的香菇,每棒純利潤達到17~18元,大伙都佩服他精湛的種菇技術?!霸瓉磙r戶自主制棒,有棒料配比不科學、套袋技術落后、溫度難掌控等問題。”曹猛直指痛點,他通過多年實踐,探索出了適合本地香菇種植的標準菌棒的棒料配方和點菌工藝。
2023年,關店村黨支部將曹猛培養為入黨積極分子,目前他已成為預備黨員。村黨支部組建“黨員+技術骨干”志愿服務隊,開展“我為菇農辦實事”活動,從點菌、搭內棚、后期管理維護等方面為菇農“手把手”教學,還通過“香菇產業鏈”微信群、“講菇事”院場會,為菇農答疑解惑,聽取菇農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優化香菇產業鏈發展流程。
打響一個品牌
細分市場身價漲
“世界香菇看中國,優質好菇在隨州”。關店村堅持黨建賦能、品牌賦能、文化賦能,抓住“特”“質”兩字做文章,擦亮關店香菇名片。2024年關店村被省農業農村廳評為“湖北省第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關店香菇榮獲“第17屆國際森博會金獎”。
“這是我們的‘菇奶奶’‘小菇媽’和‘俏姑娘’?!辈苊湍闷鹑洳煌笮〉幕ü?,向調研組介紹道,“菇奶奶”單菇直徑5-8公分,重量超5兩,盡顯大氣;“小菇媽”大小適中,直徑3-5公分,菌肉厚實;“俏菇娘”小巧玲瓏,直徑2-3公分,惹人喜愛。關店村依據香菇大小細分市場,打造出“菇奶奶”“小菇媽”“俏菇娘”系列花菇,精準對接不同消費群體,香菇干品價格翻了一番。
為了推動香菇從“不愁賣”向“賣得好”轉變,郝店鎮黨委組建香菇鏈黨委,以黨建為紐帶建立香菇市場信息共享機制,聯合廣水市鄉投集團、武漢市餐飲協會,全力打造香菇集采平臺。郝店鎮黨委書記朱建強介紹,該平臺創新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對外緊密對接協會,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對內深度聯結菇農,保障源頭供應。“廣東、浙江等地的廣水商會舉辦活動時,還會播放關店香菇宣傳片,并將關店香菇作為伴手禮?!敝旖◤娧a充說。
看到村里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湖北大學碩士研究生唐梅畢業后毅然選擇回到家鄉發展香菇產業。越來越多的在外人才看到家鄉發展的機遇,看到了香菇產業的發展潛力,先后有100余名創業青年回村種植香菇或從事與香菇產業有關的工作。
2024年,關店村集中制棒收入79.8萬元、香菇大棚租金收入14.5萬元、出售原材料收入8.8萬元,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總計103.1萬元。今年年初算總賬的時候,村“兩委”為之一振。
做大了之后如何分蛋糕?經村“兩委”干部、黨員和群眾代表以及公司董事會反復磋商,制定了“33355”的收益分配機制,即:公司收益的30%作為發展公積金提取,用于公司擴大再生產、獎勵有突出貢獻的村干部,30%用于村級基礎設施等公益性事業建設,30%用于村民分紅,5%用于積分制獎勵,5%用于困難救助?!斑@樣一來既留足了后續發展的資金,又保障了群眾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崩罹w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