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發揮頭雁作用帶領村民增收?”5月24日,廣東清遠村黨組織書記高質量發展培訓示范班上,全國人大代表、陽山縣七拱鎮隔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燕紅分享從北京參加培訓回來的體會感悟,并拋出了討論話題。各縣區推薦的50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圍坐一堂,結合村中情況談短板難題、議發展路徑,不少“金點子”在交流中碰撞而出。
這是清遠市今年舉辦的第4期針對村黨組織書記的“滴灌式培訓”。從去年10月開始,清遠市探索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小班制培訓,為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夯實基礎。
聚焦主題講干貨
培訓要取得成效,過硬的師資力量、豐富的培訓內容必不可少。清遠市委組織部圍繞“誰來講,講什么”,培訓前面向村書記進行了長達半年的需求調研,不斷更新培訓“菜單”,設置推動鄉村振興、土地政策、基層黨建品牌建設、壯大集體經濟等專題講座,分別邀請省農村研究院、市委黨校、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相關專家、骨干、負責人宣政策、談方法、謀思路。
針對各村不同需求,市委組織部進一步開設“壯大集體經濟”“領航能力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黨建引領鄉村建設”“兵支書創業”五個主題班,每班人數控制在25人左右,設置政策解讀、黨建工作、綜治維穩、城鎮建設、生態保護、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專題課程,分類精準補強村黨組織書記能力短板,提升實踐能力,把想法變成做法。
專業人士講理論、講思路,一線優秀干部說經驗、談體會。示范班安排了陳燕紅、吳燦開等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和優秀基層治理代表講案例、講方法,還安排學員奔赴“全國精神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西辛莊村參觀學習。村書記們紛紛表示,“課程和日常工作非常貼近,很有針對性、實用性”“案例分享很精彩,啟發很大”。
思想碰撞激火花
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村書記們討論最多的問題。陳燕紅向學員們介紹隔坑村的發展歷程。2017年她通過發展產業增加村民就業機會,并用3年時間將全村21個自然村都建設為示范村,現場村書記們紛紛點贊。清城區東城街道新橋村黨支部書記盧振宇則分享多次征求村民意見,黨建引領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經驗。“村里有2000多畝土地,其中400畝魚塘,怎么能讓一二三產業結合?我們通過召開班子會,和黨員、村民代表開會討論,最終決定搞旅游。”
“能否整合各村資源,共享利用,把蛋糕做大?”“能否和其他村一起抱團發展,做大做強農業產業?”觀點在思想碰撞中達成,一個個問題拋出來,一個個案例展示出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發展思路就此產生。
“大家給了我不少靈感。”英德大站鎮波羅坑村黨支部書記譚燦光說,他迫不及待要回去調研,征求村民們的意見。波羅坑村曾是省定貧困村,經過發展光伏發電和電站等,該村村集體年收入從2015年的1.4萬元,到現在30萬元。譚燦光希望把現有蔬菜基地擴大,未來發展可持續性強的產業項目。
勤學苦練強本領
“我們一直都在努力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蔬菜產業,但近兩年遇到了瓶頸。”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和鎮永梅村黨總支書記蒙財宇說,在聽取產業發展相關課程并和其他村書記交流后,他的思路打開了,“想轉而發展低風險、收益穩定的產業。”回去后,他嘗試帶領村民搞農旅結合發展,已流轉50畝地種植向日葵,不久后就能見效益。
據介紹,小班制培訓完成后,村(社)黨組織書記分別安排回原鄉鎮(街道)跟班鍛煉,由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作為導師幫帶,強化工作過程指導,幫助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升工作能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廣大村黨組織書記走進課堂,學理論、提能力、強素質,將更好地團結帶領群眾奮力推進鄉村振興。”清遠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市已形成一套以“精準”為特色的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方案,今年計劃開展10期小班培訓,助力“頭雁”領飛。
本報記者 許露露
本報通訊員 清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