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我來到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鎮加茂村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9月,向來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土地從來不會辜負努力向上的種子。作為一名基層選調生,我正在屬于我的土地里汲取養分,拔節成長。
王汶平采挖大黃。 (加茂村供圖)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村里的田地。從小在城市長大,每當我凝望村里種植的青稞和大黃,大地的厚重感就迎風撲面而來,一種柔情在心底油然而生。近些年,村“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下足功夫,在村里整合出近1000畝土地,經過四個春夏秋冬的努力,終于在今年迎來了大黃豐收。
作為村里的一員,我很幸運地全程參與到大黃收獲的過程當中,同村民一同分享豐收的喜悅。從采挖到運輸,每一個環節我都跟著村民們學習,努力在田地里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在采挖大黃的間歇,我同村民、村干部坐在地里一起討論明年在村里整合更多土地、改種經濟效益更好的黨參等藥材的可行性。那天討論到很晚,我的身上沾滿了泥土,可我的心里卻有說不出來的踏實。
過去,我所想象的鄉村振興是風吹麥浪的豐收、雨潤農田的喜慶、月照禾苗的閑適,是產業創業的成功、致富增收的歡笑、青山綠水的秀麗。隨著挨家挨戶走訪,同干部群眾長談,我領悟了一個道理:在最基層,工作都是“看不見”的,是在一點一滴中推進的。而隨著工作的推進、學習的深入,我也逐漸知曉了選準產業、培育產業的曲折不易,感受到鄉村振興、鄉村發展的瓶頸與困難。工作,在不知不覺間落實下去;成長,不被察覺卻又真實存在。
“在每一件工作中,都有看得見的成長?!碑斢腥藛栁以诖骞ぷ鞯母惺軙r,我總是這樣回答。加茂村地廣人稀,村務工作瑣碎繁雜,但每一件小事都是每家每戶的頭等大事。我堅持入戶走訪,聽村民訴說他們的生活和需求,每次一聽就是一整天。一整天下來,我雖然感到有些疲憊,但又覺得很滿足。幸運的是,每次走訪歸來,村干部都會詢問我的收獲,幫我梳理工作思路。在他們亦師亦友的幫助下,小到環境整治的落實、醫療保險的辦理,大到村規民約的制定、房屋修繕的協調,村民都把我當成自己人一樣同我談心,讓我漸漸成為一個地道的“加茂人”。我的歡喜與寄托,也都深深地珍藏于腳下的這片土地與山水中。
走在鄉間小路上,看著澄澈的天空、厚實的田地,我常常想,我的工作,我的成長,加茂村的山山水水與淳樸的百姓都會看到。王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