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手把手’培訓很新穎,我學到了很多,希望以后多一些這樣的培訓?!眲傇诖謇锝邮堋傲鲃狱h?!迸嘤柕母=ㄊ」鉂煽h李坊鄉管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曾壘感慨地說。近年來,光澤縣建強用活“流動黨?!睂W習平臺,打通村干部教育培訓“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流動黨?!敝饕钦侠棉r村各類培訓資源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基礎設施,采取理論宣講、互動交流等形式送課下鄉、送學上門,將黨的理論知識、各項惠農富民政策,送到基層干部家門口,送到田間地頭,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習效果?!傲鲃狱h校”以需求為導向,整合課程和教師資源,從縣委黨校、住建、農業、水利等部門中選派10名業務骨干作為專職講師團,同時邀請省、市領導干部、高校專家學者、在外能人等作為兼職講師。
“流動黨?!辟N近實際、貼近基層,采取“線下+線上”培訓模式,組建巡回講師團流動授課、送教上門,對全縣86個行政村送課150多場次、培訓2000余人次。建立“云端”課堂,為全縣440余名村干部推送學習資料50余篇。整合本地革命歷史、廉政警示等教學資源,打造圣農博物館、杉關生態文明示范園等9個縣級及以上現場教學基地和華橋鄉金映生態茶園等24個現場教學點。
“流動黨?!辈扇±夼_比武、“書記說給書記聽”、黨建拉練等方式,把村干部教育課堂前移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重點一線,進一步檢驗干部學習成效。通過培訓、研討,提出鄉村振興發展思路40余條,破解產業發展難題30余個,推動培訓效果向實踐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