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陳杰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樂明凱)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3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項目“湖北省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支撐與策略路徑研究”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舉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擔任專家組組長,多位院士及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線上線下參會評審,為湖北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該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康振生領銜,組建了跨學科、跨單位研究團隊,由湖北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同承擔。項目緊扣湖北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聚焦農業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將為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支撐,提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北方案”。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張世偉表示,當前,湖北正致力于加快“支點”建設,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唯有抓好農業科技創新這個“源頭活水”,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才能不斷開辟農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農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將舉全院之力,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嚴謹的態度,不負重托、全力以赴完成好項目,力爭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貢獻更大的智慧與力量。
該項目分為“湖北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路徑”“以科技創新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以新質生產力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3個研究子課題,將系統分析湖北農業現代化優勢與短板,多維度剖析湖北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資源稟賦、技術瓶頸及產業需求,提出湖北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政策路徑和保障措施,并形成研究報告和決策建議。
與會院士專家一致認為,項目設計緊扣宏觀戰略需求,研究框架科學合理,同時根據各自研究領域,從項目內容、組織方式和預期成果等方面提出了優化建議。項目研究成果將為湖北農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決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