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倫貝爾新右旗立足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完善網格化管理工作,將其作為“五化協同、大抓基層”的重要任務,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作為服務民生的重要載體。
合理劃分社區網格,實現網格設置的全面覆蓋。將全旗12個社區劃分為74個網格,配備網格員164名,建立網格黨小組22個,5個城鎮社區配備“兩長四員”,6個牧業社區網格配備網格長、網格管理員、網格監督員、責任區民警、司法所法律宣傳員,從轄區退休干部職工或居民黨員中推選樓棟長(居民小組長),形成社區書記主任—社區工作人員—樓棟長(居民小組長)為線條、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黨委為核心的條塊結合的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實施以“三活”“四清”“五必報”為主要內容的345做法,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同時,進一步強化網格員職責,在每個單元網格都建立了工作群,網格內設置公示牌,公布網格長、網格員、社區民警、防疫員信息,方便群眾溝通聯系,真正把社區工作的觸角延伸到網格上,延伸到一家一戶,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區”和“真空”。
繼續推行“聯合黨委”,實現組織機構的共建融合。在5個城鎮社區全面推行社區“聯合黨委”工作機制,以“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為原則,突破社區黨建“封閉單一”的傳統模式,推進社區黨建從單一型走向復合型,從垂直管理走向區域整合。全旗84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結對包聯5個城鎮社區,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1132名機關黨員常態化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在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中踐行條塊聯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六聯”工作機制,逐步解決黨建工作協調溝通難、服務資源優勢互補難、在職黨員進社區作用發揮難的“三難”狀況,不斷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水平。
用好用活“紅色堡壘”,延伸基層支部的服務觸角。結合嘎查牧戶居住分散的特點,我旗因地制宜實施“北疆紅色堡壘戶”+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211個網格,配備684名網格員,形成由7個蘇木鎮黨委抓總、51個嘎查“兩委”分管、130個北疆紅色堡壘戶及牧民黨員代表協管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邊境嘎查網格化管理隊伍。其中,北疆紅色堡壘戶作為邊境牧區延伸黨組織服務觸角的示范群體,發揮網格長作用,做好網格內輻射戶聯系服務工作,使其成為聯系黨員的“紅色堡壘”、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延伸網格管理服務觸角,有效解決了牧區基層工作覆蓋難,聯系服務群眾有盲點的問題,內需外應的“網格化+”代購、代辦、代繳服務也在基層服務治理工作中已初見成效,強化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