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伊佳(左)給老人送粽子。潘豪特 攝
2022年12月,我來到浙江省玉環市沙門鎮桐林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如何讓鄉村生活更幸?!?,成為我常常思考的問題。
桐林村有80歲以上老人40多人,平安、健康是幸福養老生活的基本保障。為了幫助老人進行定期健康監測,我和村干部一起動手把雜物間改造為健康小屋,購置醫療設備,為老人測量血壓、體脂,提醒老人按時用藥。
一些老人獨居老屋,也不會使用手機,子女住得比較遠,如果突發疾病或意外跌倒,可能得不到及時救助,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我排摸了高齡獨居老人及其子女情況,反復對比市面上的居家養老設備,最終選用老年人智能手環,并開展小范圍的試點。起初,老人對智能手環這一新鮮事物有些抵觸,也擔心使用不來。我聯系老人子女,向他們仔細介紹手環的雙向通話、實時定位、健康監測等功能,約定時間一起上門教老人使用?!鞍⑵?,如果身體不舒服,或是想讓女兒過來看你,按一下手環上這個橙色按鈕,就能撥通女兒的電話了。你現在試試!”比較簡易的操作,老人多試幾次也就慢慢學會了,這既守護了老人的平安,也讓子女在外更加放心了。
在走村入戶中,我還發現村民的業余生活比較單調匱乏,老人一般在家里種種蔬菜、做做手工,中青年村民下班后喜歡宅在家里玩手機。于是我籌劃開展系列鄰里活動,讓鄉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一方面,我不斷挖掘村內現有資源,結合群眾的興趣點,策劃一些具有新意的活動。比如今年春節前,我組織村民中的文化能人寫春聯、做糖畫,請來攝影師為村民拍攝全家福,孩子們排隊領糖畫,大家拿著照片笑得合不攏嘴,迎春節的喜慶祥和氛圍一下子就有了。村里這兩年引進了兩家園藝工作室,我和工作室負責人協商在村內舉辦“園藝課堂”,策劃了園藝新手入門課程、微景觀生態瓶創意制作等趣味活動,帶給村民新奇的體驗。另一方面,我積極對外爭取優質文化資源,得知中老年村民普遍喜歡看越劇,我申請了臺州市送戲下鄉演出3天5場、送演出下鄉1場,讓15年沒在家門口看過社戲的村民大飽眼福。越劇演出那幾天還吸引了不少外村群眾來村里看戲,攤販們也聞風而來,在村道兩側支起小攤賣小吃,村民們都說村里從沒像這般熱鬧過。
在回答鄉村“幸福之問”的過程中,我慢慢意識到,幸福更多時候是在一樁樁小事里。比如到獨居老人和困難群眾家中坐坐,陪他們拉拉家常,總能看到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耐心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眼前的煩心事,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意見和困難得到關注和重視。
如何讓鄉村生活更幸福?幸福是老人的平安健康,是孩子的快樂成長,是村居生活的多姿多彩,是被看見、被重視、被關愛。兩年的到村時光,我做的工作還十分有限,托起鄉村“穩穩的幸福”,還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