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久棟 顏旭)近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研討會暨首屆鄉村振興指數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等共同主辦。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及相關領域專家、企業負責人等嘉賓出席會議。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朱信凱在會上介紹,中國鄉村振興指數研發課題組在深入多個省份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聯合攻關,提出了一套多維度系統評價省域、地市、縣域鄉村振興水平和潛力的指數體系以及區域案例解讀。本成果建構了我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的鄉村振興評價指數體系,為鄉村全面振興進度提供量化參考,并致力于推動指數的年度發布。課題所形成的鄉村振興數據庫與案例集,為在鄉村振興領域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產生具有引領性的學術成果奠定重要數據資料基礎。
中國鄉村振興指數(2023)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鄉村振興指數從2018年的62個百分點增長至2022年的75個百分點,年均增長2.7個百分點。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指數達到100),鄉村振興指數未來12年的年均增長需要維持在2.1個百分點。2022年、2023年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三個一級指數均已超過70個百分點。農民富指數偏低,主要是因起點較低,2018年還不到56個百分點。但農民富相對來說增長更快,年均增長3.1個百分點,高于農業強和農村美的2.4和2.7。2022年,江蘇、上海、浙江、北京、山東和天津這6省市的鄉村振興指數領先。
本次發布活動不僅是中國人民大學和“三農”學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與交流平臺。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表示,要持續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更加務實的作風推動鄉村振興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