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書記,大家伙心里都有點‘打抖’,辣椒市場這么不景氣,萬一賣不出去可怎么辦?”“是啊,書記,今年我們是在村里的帶領下才種的辣椒,結果價格這么低……”雙龍村辣椒種植戶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著他們的擔憂和無奈。作為村黨總支書記的鄭光明望著地里的“辣椒?!闭f:“我來想辦法!”2023年7月26日這天,他徹夜未眠。
鄭光明是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風華鎮雙龍村黨總支書記,在村民心中,他是給大家帶來“光明日子”的“光明書記”。2006年,他到廣東闖蕩創業,在東莞的手袋廠年產值達800余萬元,但每每回家看到村民們并不富足的日子,他的內心總是泛起糾結:“是獨自富還是帶領群眾一起富?”他用行動作出了選擇。在2021年底的換屆選舉期間,鄭光明毅然決定返鄉參選,成功當選為雙龍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成了群眾致富的領路人。
辣椒可以給群眾帶來紅火好日子,若銷路不好則會給人帶來“灼燒感”。凌晨3點,鄭光明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出路?!凹热槐镜厥袌霾缓?,能不能考慮外地市場?”“如果執行和公司簽訂的1.5元/斤的價格,是不是起碼能幫群眾保個底?”“賣到外地,運輸問題怎么解決?”
天剛亮,他就聯系多年在外積累的人脈,并和前期簽訂保底協議的公司協商,將原計劃按照0.1元/斤提取到村集體的部分讓給群眾,并由村“兩委”輪流值班,進組入戶“收貨”運往公司,降低了公司的“收貨”成本,最終以1.7元/斤的價格和該公司達成協議,幫助群眾打開了銷路。僅辣椒一項,雙龍村銷售收入就高達600余萬元,帶動800余戶群眾戶均增收7000余元。
除銷售外,育苗送苗等其他前期工作也都是在鄭光明的提議下由村集體墊資統一完成的。一盆辣椒苗的價格由12元降至7元,并為村民提供送上門服務,村“兩委”干部分成了4個組,從白晝到黑夜,一直送到凌晨4點,準備工作的完成大大激發了村民發展辣椒產業的積極性。
1500畝的辣椒示范種植只是鄭光明帶動群眾增收的“第一步”。為從傳統產業中找出優勢、尋得生機,鄭光明帶領村“兩委”探索“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種植模式,與小輝農機合作社和欣茲農機合作社進行合作,成立以雙龍村為主,風華鎮其余9個村共同參與的“卓盛集體經濟公司”,注冊“雙龍優”菜油品牌,將“互聯網+”思維融入產業發展,率先組建抖音直播團隊對農特產品進行線上銷售,實現生產、加工、銷售全鏈條服務。截至目前,已引導群眾發展高粱種植1800余畝,稻油輪作2000余畝,金銀花種植500余畝,預計今年將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20余萬元,從2020年的“負”逐漸演變為“正”,帶動1000余戶群眾戶均增收9000余元。
“光明確實厲害,在他的帶領下,不僅我們村的收入提升了,而且最重要的是,無論村里哪家有困難、誰家有需求,他都是第一個帶頭干。”雙龍村老書記穆應文敬佩地說。
家里不寬裕的孩子沒文具用?捐!當年鄭光明因經濟困難而與大學失之交臂,所以他想為“沒傘的孩子”撐起一把“傘”,他曾多次向雙龍小學捐錢捐物,還為風華鎮教育基金捐贈2.68萬元,并積極與愛心人士聯系進行捐贈。
水能泵損壞,人畜飲水無保障?修!2022年雙龍村遭遇了60年難遇的干旱天氣,鄭光明緊急向上級政府匯報,爭取到了抗旱資金30余萬元,共修復22臺水能泵和1座水池,將黃魚河的水從低處提灌到高處漫灌,妥善解決了雙龍村人畜飲水問題,還保證了1500余畝田地的及時灌溉。
老人家地里莊稼沒人收?幫!正值油菜種植季節,村里的一戶群眾卻犯了難,原來是因為該戶僅有老人獨自在家,短時間內地里的莊稼收不完,可能影響到油菜的種植,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鄭光明帶領村“兩委”和黨員共同發揮“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黨旗”的先鋒模范作用,利用下班時間加班加點幫老人收莊稼……
“我的爺爺曾是村書記,父親也擔任過村主任,現在從他們手中接過建設棒,對于我而言是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事,一切都是剛剛好,今后我會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給大家帶來更光明的日子。”鄭光明欣慰地說。